分享好友 热门头条首页 网站导航

T2M「玩厰WonderFac」:当代艺术家如何让废弃工厂“活”出未来?

    发布时间:2025-04-26 15:44    阅读:9013


  2025年4月25日,由DP LAB与fibre/áunn museum联合打造的T2M项目特别展览「玩厰WonderFac」在佛山禅城正式启幕。该项目完整保留了厂区内具有代表性的工业遗存,吸引了50+组艺术家参与在地创作,通过移动、堆叠与重组等艺术手法,以多元实践重塑工业空间的文化肌理,以“持续生长”的艺术生态,为观众带来全新的视觉与感官体验。



  T2M以「玩厰WonderFac」为主题,采用多维场域策展概念,呈现空间板块、生活面貌与可持续理念,呼应“空间可持续”“文化可持续”与“生活可持续”的核心诉求。本次展览,以“无界艺术”思维重塑工业遗存的当代价值,让曾经沉寂的工业遗迹在“玩”的核心理念下焕发新生,吸引社区重新发现、重新感受这片空间。



  面对承载城市集体记忆的工业遗址,策展团队通过广义策展手法,展开了一场兼顾更新、可持续和记忆留存的创新实践,以当代策展思路盘活空间,借助艺术、装置、品牌、设计与文化元素,丰富场域的精神内涵。在“文化先行”的破题思路指引下中,团队采用“修复再利用”的实践手法,在保留工业遗址原风貌的基础上,实现建筑的修复与功能置换。在这一过程中,新事物带动旧记忆,旧记忆反之也能丰富新事物的底蕴,使老场域在当下的语境中得以重塑。本次开馆展览作为维护和活化工业遗址的实践性活动,从人文视角出发,将推动T2M从工业生产空间向城市公共空间转变,彰显佛山禅城独特的城市格调。



  走进T2M的厂房及园区,我们期望来访者能回归“人的尺度”中,在室内外静止的展品与松弛有度的市集商业间自由穿梭。在与“物”保持在场距离的同时,观看、思考、参与。或许,这种能动性和创造性,正是赋予“物”生长力、城市生命力以及延长T2M遗存价值的“礼物”。



  在这样的场域中,一切都是「玩厰WonderFac」之态。

  在这里,一切都等待被发现、被阐释、被重塑——这是T2M。


  ▍玩厰作品剧透


  卡门Kalman Pool


  《鬼魅歌剧》Spectral Opera--Luminous Opera十周年特别篇Tenth Anniversary Special

  2025/LED UV 黑光灯、荧光丙烯颜料、聚酯纤维、透明 PVC 密闭充气装置(2.8 米锥形塔)、声音/尺寸可变


  在T2M的一间狭长密闭空间中,艺术家 Kalman Pool 展开了《Luminous Opera 夜光歌剧》十周年的阶段性创作。《鬼魅歌剧》作为这一长期系列的重要新章,选址于原本用于存放陶瓷釉料的“原料简”之中--一处长7米、宽 3.3米的矩形空间,曾沉寂近十年,如今在可持续与空间再利用的背景下获得新生。艺术家首次将整面墙体、天花板与门视为“语言的场域”,用自创象形文字系统进行全方位覆盖。黑光照射下,这些圈像以荧光涌现,构成一套既远古又未来的语言频率网络。地面铺满 100 斤白色聚酯纤维,中轴一座由透明 PVC 制成、2.8 米高的充气锥形塔静默伫立,仿佛是未知生命的降临器或祭祀核心。墙面结构中,艺术家绘制了大量“眼睛”图腾,既像警觉的意识体,也像沉默的观察者:而底部则蔓延出如同丛林般繁复的线条,有着植物性、动物性与文字残片的混合气息。这些图像、结构与材质共同构成一个“异象剧场”,一场跨越时间、材料与语言的精神唤醒仪式。《鬼魅歌剧》是艺术家十年创作旅程的回响场,也是一个观者得以沉浸、感知并重新连接语言与想象力的现场。



  张茂Zhang Mao

  《阋神星的精神堡垒》The Spiritual Fortress of Eris


  2025/压力罐、钢管、灯、切割瓷砖、水银开关、摇摆器等综合材料/尺寸可变

  我以太阳系边缘的矮行星--阋神星(Eris)为灵感原型,其星体图案与我在工厂中寻找到的一块瓷砖的纹理颇为相似,我通过将它与压力罐以及动态灯光相结合,构建了一个关于冲突、平衡与精神栖居的隐喻性空间。压力罐作为装置的主体,象征着封闭与张力并存的心理状态,暗喻现代人内在的精神压力与未释放的能量。顶端的灯光以钟摆运动的频率明灭,呼应阅神星erratic(不规则)的运行轨迹,同时也暗示时间、规律与无常之间的永恒博弈。光的闪烁并非完全可预测,正如阋神星在柯伊伯带中偏离常规的漂泊,或许是人类情绪中难以捉摸的波动。



  张驰Zhang Chi

  《火炬》Torch


  2025/PLA、移动货架、传动皮带/排气管道网格/尺寸可变

  传动带、万向轮货架、排气管的网格--这些曾是工厂核心运作的基础器官,是工业肌体的运动逻辑。如今它们被抽离出原有的功能系统,转化为一组"静止而依然充满张力"的构件。《火炬》便是用这些废弃机器的“筋骨”重构而成的一束光。它不再燃烧,却记忆着曾经的燃烧。它不通电,却在闪光灯下“被点亮",这是一种低能耗的"点火仪式",由观众主动触发,也象征着:光的继承权,从生产者转交给了观看者。它既像一株在钢筋水泥中顽强生长的金属植株,又如一座静默伫立的烽火台。它不移动却仿佛时刻等待被目光点燃,引爆记忆的余烬。在一座退役的瓷砖厂内重构出这件作品并命名为《火炬》,实际上是一种指向未来的再生宣言:"旧的系统已熄,但每一根废弃的管道,每一组静止的传动带,这些曾经的动力装置,如今成为了雕塑的地基。它们不再转动,却托举出另一种形式的能量——让光以另一种方式生长。”



  何家明He Jiaming

  《无题-议会》Fountain


  2025/树脂模具、球型树脂灯/1374x1374x340cm

  当人们凝视空腔中舞动的全息尘埃时,那些从未诞生的百万瓷器正在发出沉默的控诉--"真正的纪念碑,是对遗忘机制的反纪念碑”。在这里,空无本身成为了最暴烈的在场宣言。这些“非法的生机”宣告着一种新的存在论可能--人类必须学会在技术的遗骸中,与其它存在者共同编织生命的经纬,既能听见模具锈蚀中的历史鸣,也能感知裂缝深处传来的未来震颤。这种负形空间既不是纯粹的乌托邦幻想,也不是常规社会空间的简单延伸,而是通过矛盾性运作成为一面照见社会本质的扭曲之镜;在废墟的棱镜折射现实,在崩塌的秩序中辨认出未被兑现的承诺-一过去的真实图像稍纵即逝,唯有在意识到危险被捕获的瞬间才能被辨认。这危险,或许正是我们唯一的机会。



  魏飞Wei Fei

  《∞》


  2025能铸铝道钉、树脂胶、地埋膨胀螺丝/470cmx215cmx2.5cm

  “∞”是数学中代表无限概念的标识,象征永恒与循环,如莫比乌斯环。

  使用太阳能铸铝道钉在工业水泥基座上,以像素网格的排列形式构筑出莫比乌斯环图像。作品通过道路基础设施的符号重构“∞”这个永恒循环的拓扑结构,试图将笛卡尔坐标系与流形空间的对立转化为数字时代的认知图景。


  装置中的每个道钉单元具有双重存在属性:

  1.作为道路系统的方向符号,其工业原初语义在环面扭曲中消解为无限能指;

  2.作为能量载体,在昼夜更替中完成光电形态的拓扑转换。太阳能蓄电池的充放电周期与莫比乌斯环的永恒形态形成能量隐喻,构建起去中心化的供能系统——每个闪烁的节点既是能量生产者又是传输终端,其自洽循环映射着后人类时代的生存范式。

  装置星现三重张力结构:

  1.白昼时,金属阵列折射出冷冽的工业质感;

  2.入夜后,光带悬浮演绎能量诗学;

  3.其物质/能量的二重性始终与数学环体的纯粹性保持对话。当观者步入这个自我闭合的光电系统,实则踏入数字文明的认知矩阵——这里没有绝对方向与终极边界,只有持续转换的能量密码在拓扑流形中书写新的存在语法。真正的无限性不在闭合环体的永恒循环,而隐匿于光电转换的瞬时断裂。就像莫比乌斯环表面那永不交汇却始终相连的路径,数字时代的生存本质恰是在这种能量形态的拓扑转换中,完成周而复始的重生仪式。



  Aceska Aleksandra

  《金色骨骼》Golden Bones


  2025/丙烯/尺寸可变

  《金色骨骼》是一个特定场域艺术介入项目,探索工厂废墟中不完美之美与时间流逝的痕迹。通过为裸露的建筑结构镀金,我们拥抱其历史底蕴——本项目将用金漆精心描绘混凝土剥落墙面下棵露的砖块。这些金色痕迹如同潜藏于表皮下方的“金色骨骼”,象征着工业废墟中蕴藏的韧性、蜕变与隐秘价值。通过选择性镀金处理,这件场域特定艺术品将在建筑过往(作为工业空间的功能性)与未来(作为文化中心的可能性)之间建立对话。闪烁的金色将捕捉光线,引导观者凝视建筑中沉淀的历史层积,同时致敬工业遗产。该项目计划在厂区平面图中分散分布的多个点位,对墙体破损面与孔洞进行艺术化镀金处理。



  M.Y.

  《感官边界》Along the Senses


  2025/场域装置

  二场一处废弃裸露的暗黑空间试图以城市霓虹灯与其场域进行一场冲突对话。当工厂褪去它的时代性与功能性后,象征繁荣都市的霓虹LED扩散若隐若现的绚烂光影。《感官边界》以3根霓虹灯带排列,组成简单的立体几何形状,在黑暗的单一空间中切割构建出一系列透视光影区域。通过纯粹的红、蓝双色彩的交错与光线的反射,模糊场域边界,挑战观众在空间内的感官感受,实现了视觉空间的多样性与延续。同时以此作品致敬极简主义大师、观念艺术先锋人物--美国艺术家 Dan Flavin。



  黄闻笳Huang Wenjia

  《蓝色的节奏》The Blue Rhythm


  2025/石膏、陶瓷、布、纸、柠檬酸铁铵、铁气化钾、明胶/尺寸可变

  角落里的工业材料被重新唤醒,它们的轮廓在光与化学反应中显现,像是从记忆深处浮现的残影,朦胧却真实。蓝色的节奏,是一场游离的梦。



  曾宇航Zeng Yuhang

  《白是万能的》White Is Almighty


  2025/动态影像

  在目前的大多数展览中,似乎精心安排的氛围成为主角。这种观看体验让我开始思考如何把“完美的艺术品”从“寺庙”中拉出来回归平凡无序的生活语境;我们能否共同营造一个庄重的艺术画廊空间通过擦除、消除或堆叠等。所以,在这个项目中,白色是神圣的,我在生活环境中找到一个废弃的地方,采取以它为舞台背景,在我的用心,把这个看起来像“家”的地方变成一个新的“美术馆”。



  冯刀刀Feng Daodao

  《它在这里》Presence


  2025/耐火砖、蜡/面积23㎡,高3米

  以工业遗存物作为创作探讨,将他们在此重构为时间的计量单位。灰尘凝固着消逝的周期,砖块的编号记录了曾经一个集体的记忆。它们仍然存在,在新的解构与重组间延续至当下;交错层叠的单元体量构建起的平衡,是它们新生的秩序。

  场域的纵宽是此处记忆的经纬。人工火的介入,将新实体转化为在记忆中的新状态:燃烧的热量形成了新的沉积,人为的造作是重组它们记忆序列的过程,持续进行的演变则是继续更新变化的预言。

  请凝视它们,介入其中,点燃它们,在建材肌理中的时间褶皱重新铺陈,使工业文明的纪念丰碑在当代语境中完成跨维度的生命延续。



  张赢Zhang Ying

  《异化星系运转系统V2》Alienated Galaxy operating System V2


  2025/海洋板、丙烯、旋转电机、不锈钢/尺寸可变

  生存压力,自我认同,以及人生如何释义,成为日常社会中人们的关注焦点。人在各种社会化情境下展现出纠缠状态,行为规训于群体性认知,甚至流行化语境,原始性在公众视野下层层包裹塑造。本我在现实中被压制,自我在现实里被裹挟,超我在现实里被颠覆,防御机制在负载中缴械。

  在失衡的调节下,人的精神形变逐渐形成,也许未来会外化成物品、动植物、甚至是抽象的某种状态。这是一种社会性的主动“进化”,像是现代达尔文主义下的生存法则,社交礼仪中的优质装扮。防御机制崩溃后的混乱,逐步重组、再建,形成新的秩序,并开始有序的运转,像一个完美的星系。



  《丛林景观》Jungle landscape


  2025/钢铁、石膏、LED、粘土、陶泥、砖块、声音感应模块/尺寸可变

  作品将19根钢架结构底部支撑的Y字架倒置,栽种于地面,并覆善陶瓷生产中废弃的陶士;从林之中五座由石膏模县倒扣形成的三角体“装饰”中心,灯光有节奏的呯吸:树冠顶部32个粘土小人或坐或立:而整座丛林景观之中弥漫着陶瓷被金属敲击的声音。作品通过多维度的村料重组与空间叙事,构建了一个充满工业遗存与自然诗意的超现实场域。装置以物质考古学的方法,将陶瓷工业的剩余物重新编码为生态寓言。通过颠覆材料等级制度(废弃陶土覆盖钢构),重构生产工县的神圣性(模县纪念碑化),最终在声光共振中完成从工厂到森林的精神迁徙,指向后工业时代的技术田园主义可能。



  《拖鞋》slippers


  2025/现成品小便池、丙烯/60x80x23cm

  作品由两件工业陶瓷小便池重构的观念装置,试图通过物的形变与肌理再造完成对现成品艺术的双重解构。

  被刻意排列成拖鞋形态的卫浴器具,消解了杜尚式现成品艺术的严肃性。当工业设计品被重组为生活化的拖鞋造型,既是对百年现成物崇拜的幽默祛魅,亦在空间错置中重构了器物功能与身体的关系。同时修行般的艰苦凿击破坏了坚实的种面,最终形成新的图形,行为艺术般塑造过程的神性在完成的一刻又因图形的稚抽再次被消解。



  张梓悦Zhang Ziyue

  《工人们们们们们》WORKERSSSSS


  2025/压力罐、钢管、灯、切割瓷砖、水银开关、摇摆器等综合材料/尺寸可变

  在工厂里,真正不可或缺的是“人”-一是工人们的存在赋予了空间温度与活力。无数工具与冷峻机械之间,正是工人们日复一日的劳动,构成了这座工厂的生命脉络。在这段与东鹏洁具二厂的接触中,我逐渐意识到,每一个岗位、每一道SOP背后,都有鲜活的个体在支撑。作品以七个木托盘构成装置,观众在其中穿行,亦如同“成为工人”的一种体验与转译。以艺术的方式重启空间叙事,仿佛翻开了一本被时光掩埋的故事书,让曾经的记忆重新流动。

  结尾不断重复的“S”,既是“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的隐喻,也代表我们在社会中以不同身份承担着“工人”角色的普遍性。这些“S”同时折射出当下青年群体在社会主义与个人主义之间的张力-一变化与相似并存,角色不断流转。



  《工厂系列:被尘封的记忆》Factory Series: Sealed Memories


  2025/人造草皮、废弃鞋履、旧杯具、锈蚀铁环、废旧铁柜、三年以上自然积尘/尺寸可变

  本作品取材自东鹏洁具二厂停产后,焊接室与工人休息室中遗留的物件。那些锈迹斑斑的铁环、散落一隅的旧鞋、被遗忘的空杯,原本承载着日常与劳作的痕迹,如今却沉默地诉说着一段被尘封的时代记忆。

  人造草皮在机械与现实之间蔓延,仿佛是工业时代最后的绿洲,也像是记忆里生长出的柔软片段。它连接着冷峻的机器结构与曾经热络喧器的生产现场,亦试图唤起人们对“人"在工业系统中所留下温度的回望。

  一只孤履、一只空杯,皆是未竟之物--如同历史在场域中留下的逗点。工厂的大门已然关闭,但正是在这片静止与尘封之中,新的叙述悄然萌芽。工业的终章或许正是另一种“再生”的序曲,朝向一条关于可持续、关于更新的未来之路。



  《厂里的8个秋千》8 Swings in the Factory


  2025/攀岩绳、木板

  本作品尝试以动态视角重新观看工厂空间。八个秋千如同工业传送带上的“节点”,观众在其间摆动、驻留,成为厂房流动的一部分。这里既是游乐场,也是分享与休憩的公共场域。

  工厂本是高度规范、重复且讲求效率的空间,而秋千的“不稳定性"与“玩”的属性打破了这一逻辑,为空间注入轻盈与想象力。观众不再只是旁观者,而是以身体参与其中,激活原本静态的工业结构。

  这个区域的存在也提出一个开放性问题:也许未来的工厂,不仅可以生产产品,也可以“生产”交流、体验与情感连接。



  张梓悦 黄宇喆x曾成Zhang Ziyue &Huang Yuzhe x Zeng Cheng

  《工人的工具们》Tools of the Workers


  2025/工厂各类工具、安全设备、灯泡/尺寸可变

  这件作品取材自东鹏洁具二厂焊接室与工人施工常备金属及安全配件。在创作过程中,我走入一间被尘封的房间。藤蔓与灰尘爬满房间,仿佛时间凝结于此。用水冲洗这些物件的过程,像是翻开一本本沉默的书,进入一段段不为人知的工人记忆。那些用途不明的零件曾被熟练操作的双手反复触碰,参与制造出我们习以为常的日用品。我们未曾亲历其间,却能在这些沉默的工具中窥见无数劳动者的身影。我们试图以轻盈的方式回应历史的厚重,而非掩盖。温暖的灯光密集地分布于其中,如神经般延展,连接冷峻的金属结构与曾经热络的工作现场。这是一种冰冷与温度交织的“重新流动”,一次空间、记忆与身体的再度唤醒。



  张梓悦x fibre/áunn museumteam   Zhang Ziyue x fibre/áunn museumteam

  《马桶植物园》Toilet Garden


  2025/马桶、假植物、水、土、泡沫胶

  这是一个被伪装的“生态景观”,一个以装饰性的方式模拟生命、模糊真实与虚假边界的讽刺性装置。

  废弃马桶原本是排泄与废弃的象征,如今被塑造成“绿意盎然"的容器,装满无法生长的假植,却依然每日“浇水”,维持一场关于生命力的荒谬演出。黑色代表未被注视的地下世界,是野蛮、是原始,也是底层劳动者的隐喻;灰色如水泥般沉重,残留着工业时代的冷酷痕迹:而门前跳跃的亮色,则是对“复兴”的讽刺姿态一一仿佛只需一抹颜色,便可掩盖结构性的遗忘与裂缝。

  在这座“植物园”中,我们见到的不是繁茂,而是伪装:不是重生,而是表演-一正如某些“更新”的话语,更多来自表象,而非根部。



  舒达SHU Da

  《蜕壳系列5-穿堂风》Exuviae Series V- Draught


  虫群纪事/时空造物/风的切片2025/工厂废料/尺寸可变

  材料是工厂角落堆积六年的旧纸板。虫蛀的孔洞穿透层层叠压的纸页,像某种微型篆刻--昆虫用口器在工业制品上写下的象形文字。每个蛀孔都是自然的时空隧道,穿堂风经过时便会轻轻嗡鸣。清理时发现纸板横截面藏着斥缩的时间:顶层留着齿轮的齿痕,中是拓印饥饿的虫群啃噬的路径,底层沉淀着铁锈色的空气。蛀孔边缘的纸纤维微微翘起,像风化岩层的裂痕。这些孔洞是时间的篆刻刀痕——当风再次穿过虫洞,满身伤痕的纸板便重新沙沙念起流湿的诗。



  钟惠琪、ArseniiZhong Huiqi、Arsenii

  《同步失衡》Desynced


  2025/废墟场域声光演出/光影装置x实时声音共演/尺寸可变

  在本次展演中,两位艺术家共同介入一处荒废空间,将其转化为一个充满张力的感官实验场。每个废墟房间内安置频闪灯。作为声光腔体的节点:走廊中悬挂错落堆叠的交通雪糕筒,张贴来自道路与工地的反光标识,结合驱蚊灯与遗留建筑废料、铁网、旧管道等构成装置,构筑出一个临时的工业废景。DJ对声音进行演奏,VJ实时操控灯光,使声与光脱序呼应,在空间中形成闪烁、干扰与错频的对话。展演以现场建筑结构与废料为素材的在地创作,探索秩序崩塌后的节奏重组,唤起对城市边界、废墟生命与身体感知。


  倪奇Niki

  《工业循环》Industrial Loop


  受陶瓷工厂水循环系统的启发,这个空间以工业材料为媒介,构建了一个动态的循环环境。观众作为干预者介入其中——当变量被引入这个微循环时,是打破平衡,还是催生新的秩序?而T2M的项目本身,又何尝不是这一循环的参与者。



  Hypersomniazzzz

  《Gaia's Cybernetic Rhizome Techno》


  2025/综合装置/电子屏幕、监控、钢管、藤蔓等/3x3x2.7m

  该作品的灵感来自拉图尔的《FacingGaia: Eight Lectures on the New Climatic Regime》通过电子-机械-有机混合体重构盖娅假说。钢管、藤蔓、电子屏幕三者无序地形成后人类生态的形态。

  它是新集体的缩影,一个程序化的“政治机器",朝着既定的方向盲目涌动和生成。集体被一种力量监视、约末,就像“监视器"和“数据”所代表的“大他者”的目光,它将集体的欲望塑造成一种固定的模式。



  李苜蝶

  《虚镜计划》


  2025/演出录像/投影仪、幕布、椅子

  这是一场突破传统的沉浸式环境舞剧,采用非线性叙事与动态艺术装置,建构虚实交融的感官空间。通过实验性现代舞的肢体语言与文本解构,探讨认知塑形与身份建构的复杂过程。以卫浴工厂为静态背景,艺术装置作为动态媒介,舞者化身流动主体,借由多媒介交互构建人文网络空间。作品融合当代舞蹈、新媒体艺术与肢体剧场,带领观众深入探索工厂的隐秘维度。任何空间都可能成为实验演出的场域,观众将被随机邀请参与这场身份解构的仪式,共同完成这场边界消弭的艺术实践。



  ▍玩厰场地布局




  ▍玩厰特色区域



  lTestube Theatre 试映剧场(剧场市集)

  一个扎根社区的开放式创意市集,面向周边居民与所有年龄层的创作者。这里不设门槛,鼓励多元业态生长,用最鲜活的市井气息为老厂房注入新的生命力。  


  lIndustry Archive (工业遗址档案区)

  完整保留洁具工厂的传送带与生产遗迹,通过老设备与当代手工装置的交错陈列,让工业历史与艺术想象碰撞对话。


  lArc Square (弧-户外艺术广场)

  开阔的露天艺术空间,承载雕塑展览、街头表演、公共艺术项目,以厂房天际线为背景,打造无界艺术发生场。


  lArt Pods (艺术家设计师独立空间)

  模块化独立空间,供艺术家、设计师自由布展,兼容新媒体、绘画、实验艺术、材料创作,形成灵活多变的小型创意实验室。


  lReFuel Commons (可持续生活非标业态)

  以“可持续能源补给站”为核心概念,将咖啡、茶酒等消费体验与可持续理念深度融合。


  lCIRCULAB(可持续艺术文化业态)

  由驻地艺术家装置组打造的沉浸式空间,将废弃物转译装置艺术与生态教育结合。


2025.4.25-6.15

T2M「玩厰WonderFac」

持续上演工业遗存的N种重生可能

欢迎前来探索、感受与体验!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同济路与大江路交叉向西300米T2M 二场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
打赏 0
更多相关文章

评论

0

收藏